城市梯田 – 種子計畫移動美術館

沒想到在貴桑桑的信義區松高路跟松信路交叉口附近,竟然有個城市梯田 – 移動美術館的展覽,而且已經在這裡展出快一年了@@。以往騎腳踏車從這裡經過,都只是以為這是豪宅的預售屋,從未想過踏入看看。直到前一陣子在臉書上看到種子計畫粉絲團提到了這裡有城市梯田秋冬作物種植、Pizza窯烤相關的活動,這才跑來看看。

IMG_7960

移動美術館的外面,是248農學市集的楊儒門策劃的城市梯田、搭配日本國寶級的霧雕大師中谷芙二子的都市幻霧裝置藝術,讓這裡多了一份世外桃源之感。

IMG_7908

從美術館內部,透過城市幻霧觀看101,更似乘雲漂浮在城市上空。

IMG_8009

而城市迷霧散盡後,梯田的秧苗在這已無良田的信義區,更強烈對比出城市的發展,擠壓了原有生產糧食的土地。這台灣最貴的米,肥了在城市邊緣討生活的麻雀,能在這飽餐一頓。

IMG_7942

美術館內部的主展區,目前正展出在宜蘭深耕許久的黃聲遠 – 田中央工作群的作品。黃聲遠從台北移民至滿是農田的宜蘭,從最早的田中央工作室開始,至今已經在宜蘭累積了十數件原創、在地的作品。這個展覽展示了很多建築個案的模型跟創作理念,非常值得一看!田中央工作群中午還會一起利用在地食材,共煮共食,是非常有理念的建築事務所。

IMG_7959

IMG_7923

美術館內另外一區則是城市梯田旁的「在地餐桌」

IMG_7937

這裡是一些農食教育的教室,之前有舉辦過慢食、在地當令的飲食、食物旅程的一些講座,不過最近沒看到有什麼活動。這裡場地很棒,覺得蠻可惜沒有再更多農食相關的活動繼續舉行。

IMG_7958

洛神花成熟採種

IMG_7939

IMG_7946

種子計畫的移動美術館,會一直展到2013年11月底,全部免費參觀,如果你剛好有來信義區逛逛,可以安排來這裡享受一下有別於松煙文創園區的另類田園文青樂。這裡偶爾有在地餐桌跟農業美學的活動,可以上他們官網去查看。

[開箱文] 不良農家 – 自然農法米

最近加入了好食機社區菜市長的共學推廣計畫,除了利用過去所學幫忙他們把網站協作平台架起來之外,在每兩週的聚會中,也增長了不少農知識。每次的聚會的成員,除了消費者、通路平台之外,也會有農友,而我就是這樣拿到了以「秀明自然農法」作為耕作方式的「不良農家 – 自然農法米」,開始了第一次寫非科技產品類的開箱文XD。

今年年初我自己有上了秀明自然農法的課程,所以知道不施肥、不灑農藥、自家採種這些主要的秀明種植綱要。而正因為自己也實際在陽明山實驗基地嘗試了這樣的種法,所以知道要吃到一碗自然農法的米,會有多麼不容易 (流汗~)。

因為不施肥,所以植物以他該有的生長週期在成長,所以要很久才會長大、產量也不大,但完全靠植物自己的求生意志,在大自然中吸取養分。採收下來的作物,直接吃就很甜(很甜當然另外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種了這麼久才收成的作物,嚐在口中的滋味當然是甜吱吱啊!)

因為不灑農藥,所以植物得靠自己的療癒能力在自然界求生存,我種在陽明山上的南瓜,第一個禮拜被蟲吃到變成網狀,我沒去管他們,隔了兩三週,新長出來的葉子自己越來越有抵抗力,強壯到只被吃一口!

南瓜比較

一般有機種植稻米,在防治福壽螺的危害通常可以使用苦茶粕,但「不良農家」田裡的福壽螺沒用苦茶粕防治,因為施用苦茶粕,蚯蚓、泥鰍、小魚、青蛙、蝌蚪也都跟著死光光,造成田間生態不平衡。我去翻了我經常吃的統一的有機糙米,是有使用的苦茶粕,啊~因為我要吃這口米,害的這些生物跟著死光光了T_T。

Exif_JPEG_PICTURE

「不良農家 – 自然農法米」是1.5KG裝的真空包裝,價格大概是200元,比起其他秀明農法的米,價格算是非常便宜,而比其他農法的有機米,價格大概是一樣的。米的品種是台梗14號,是病蟲害少、產量穩定的品種。

袋上標籤會註記說是這是那一期的米,或是自家採種第幾代。當一個米不斷的世代採種,他就會變得越來越適應當地的風土氣候,也會長的越來越好。

Exif_JPEG_PICTURE

打開後看米粒的形狀還算飽滿,米粒的顏色相較於一般買來的有機糙米要多采多姿一點。當然外面大廠用機器篩選的米,顏色應該是要很統一的,但相對的可能得打掉不少能吃的米。我自己是想說,反正各種顏色的米粒,營養價值都不同,只要我自己知道這米哪裡來的、誰種的,不會混到越南米還充台灣米就很好。

Exif_JPEG_PICTURE

洗米的時候,浮上了一些沒脫殼完成的米粒,我想這也是因為脫榖設備是自家的,沒有像工廠生產線那麼精密,我並沒有太在意,拿去當盆栽的養分也不錯。不過一定要洗的很乾淨,否則吃到殼會影響口感。

Exif_JPEG_PICTURE

用1:1.5的米水比煮飯,因為顏色很多,所以看起來很可口哩!實際吃起來的口感是飽滿、有嚼勁、有甜甜的米香。不過因為還是有零星的帶殼米粒沒在洗的時候去乾淨,所以偶爾會咬到硬硬的,問了農家,自家的碾米機有時候還是會有漏網之米沒碾乾淨,這部份就請大家在洗米時多花一點點時間挑一下了。

Exif_JPEG_PICTURE

如果你也想一起支持「不良農家」的自然農法米,可以跟社區菜市長的計畫購買,秀明農法的推廣者詹武龍老師也有介紹過「不良農家」,想了解不良農家的農夫吳建良的種植心路歷程的,可以看看詹老師的介紹。

種地瓜

接到水花園市集贊元的電話,說市集內來自埔心的小農宋大哥,目前急需人手幫忙種植地瓜,因為每年大暑過後就是種植地瓜的節氣,錯過就不行了。對我來說,多一種作物的種植經驗都很寶貴,既可以幫忙,又能學習真是棒。

對於埔心的記憶,就是小時候的遠足,去參觀味全埔心牧場XD,這次自己搭火車一路從台北、板橋、樹林、桃園晃下去,到了中壢,已經漸漸有點農村景致出現了,但仍然可見許多新的建案不斷再蓋在農田周邊,我不禁懷疑真有這麼多人要住嗎?台灣的房子不會太多了嗎?

抵達時大概是下午一點半,宋大哥開著貨車到火車站來接我,陽光仍然炙熱到在太陽底下工作簡直是玩命,所以我們先在宋大哥家中的古厝小聊了一番,言談中大約了解宋姓是世居於此務農的大家族。不過雖然家族很大,但務農的地卻越來越小,因為世代繼承、土地分割零碎,加上大部分的人已不再務農,因此多數人希望把土地賣掉,而願意種植的人,買不起其他人的持分,就只能迫於無奈把土地一併連同家族其他人的地一起賣給財團。我想這也是我一路搭火車下來,所看到的到處都是建案狀況。目前宋大哥的清心園仍有好幾分地,打平維持家人的生活還勉強可以,而支撐他繼續走這條路的,就是對於種植的熱情。聊到下午兩點半左右,太陽有稍微小"一點",我們就前往農場準備種植地瓜。

首先先到地瓜藤的育苗處,準備剪要種植的地瓜藤。宋大哥每個步驟解釋的都非常詳細,種田的人不藏私,什麼技巧都分享出來。

IMG_7134

這是最標準的地瓜藤,至少留有七個以上的節點。

IMG_7137

剪下的藤,需將頭尾的順序放好,以免頭下腳上種下去,到時候長不出來@@

IMG_7140

種植前,先弄好一攤泥水,將地瓜藤的根部沾濕,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保持根部濕潤,種植下去不用立刻澆水。不僅省水、在種植面積很大的狀況下,也能夠節省一些力氣。

IMG_7152

接下來把地瓜藤丟到定植的地點,記得要丟縱向的,這樣不會因為距離沒抓好,要補種植的苗。因為蹲在地上埋地瓜藤要一氣呵成,若中間還要來回拿苗回來補,就累了T_T。

IMG_7157\

定植時,先用手開一個溝,順勢把地瓜藤橫向躺著埋入,留下前面1-2節在土表。這樣地瓜藤上的節點會長根、長地瓜出來。據說一根地瓜藤大約可以產出1斤左右的地瓜。120天後,就有鬆軟香甜的台農57號地瓜可以吃了。

IMG_7162

IMG_7161

一條畦長達40公尺,完植一條畦的地瓜藤要40分鐘(新手腰酸移動緩慢@@),等待120天就有鬆軟香甜的地瓜可以吃。酷熱的天氣,只能把握短暫的黃昏夢幻時光去種植,最後獨力完成兩畦!宋大哥以夏季大出的有機瓜類作為回報讓我扛回台北,我沒有經歷過農村家戶間互相幫忙的人情味世代,我想這就是那種味道吧!每週六下午,在公館自來水園區水花園有機小農市集,歡迎大家去採買健康、安全的蔬果喔!

IMG_7177

板橋環球漂鳥市集見習記

之前每週六去幸福農莊上課,只要走入田間、聽老師同學分享、親手拔出作物、栽植作物,就覺得很開心。而從那邊的課程,進而接觸到農業的生產、銷售、生產者與消費者態度、環保、食物安全等等議題。對我來說,能夠開始的點真的非常多,越覺得這是自己想做的,但我每個點我了解的還不夠多,需要更多見習摸索。

在網路上自修這些議題的文章、影片,更接觸到更多關於身心靈健康相關的問題,讓我覺得我一直有興趣的這些議題,幾乎是相互結合的。

恰巧在臉書的「台灣農業讚」看到他們在找綠農之家在板橋環球的漂鳥市集的實習志工,思考了1分鐘後決定報名參加,畢竟生產者將好的蔬果種植出來,也需要能夠銷售出去,而小農市集,是生產者最直接可以跟消費者接觸的方式,我想了解這些!

板橋環球漂鳥市集是248農學市集每週三固定在板橋環球B1舉行的小農市集,攤位十數攤,從蔬菜、水果、豆製品、鮮奶、漁畜生鮮、醋、手工藝品都有。地點就在B1的柑仔店前方走道上。

板橋環球漂鳥市集

而我實習的就是入口處這攤的綠農的家,帶著我實習的是Andrew,也是台灣農業讚的人,接手綠農這攤位已經半年,是個非常隨性自在的人。

綠農的家

綠農的家我之前在網路上也曾經看過介紹,創辦人是洪輝祥老師,一路都是社運人士,參與了不少屏東地區的環保議題,他成立綠農的家,推廣無毒農業。以下是綠農的理念:

綠農精神
無毒只是基本人權,生產過程友善環境、交易過程友善農民才是我們的核心價值!

綠色宗旨
綠色消費是最好的環境保護行動,創造 小農、環境、消費者三贏局面。

核心價值
無毒只是基本人權,生產過程友善環境、交易過程友善農民。

堅持信念
1.使用有機肥、天然益菌與素材促進土壤活化。
2.拒絕使用除草劑做好水土保持,保護生態多樣性。
3.生產過程不用抗生素、荷爾蒙、催熟劑,保有動植物自主權。
4.每季產品均通過檢驗合格,無殘留農藥是對消費者的信用。
5.包裝力求簡化、重複使用、落實廢棄物等於食物。

堅持理念第一條的部份,雖然與我去上課的秀明農法所強調的完全無肥料的栽種方式不同,但我後來也發現綠農也有針對農產品作分級,所以當然農民能夠種植的方式越乾淨、越健康是越好,但畢竟收成也是一個考量,能夠鼓勵農友慢慢轉型,標示好不同等級的分類,消費者根據自己的需求去購買要的等級,這樣便能扶植更多農民轉作無毒。

  1.  ★★★★★彩虹級:自然或生態農耕+有機認證
  2.  ★★★★生態級:自然、生態農耕、養殖或秀明農法
  3.  ★★★有機級:有機認證
  4.  ★★★有機轉型級:有機認證轉型期
  5.  ★★無毒級:無農藥殘留檢出(ND)
  6.  ★吉園圃:農藥殘留在國家公告之法定標準內

今天在攤位上賣的是高雄大樹吳東星大哥種的鳳梨,跟屏東來的砲彈蓮霧,葉菜類的是跟台灣原味合作,從部落來的蔬菜。

IMG_6307 IMG_6308

今天實習一開始先了解價格,也有一個Range可以看狀況賣,小攤子跟客人有感情,客人願意支持,價格部分就搏感情調降跟去零頭。

來客有一種類型是之前曾經買過熟客,這種熟客一來就拿袋子開始挑,裂果或是一點蟲蛀也不在意,也有不是熟客的,來了也沒問價格,就要一棵鳳梨的。也有遇到剛路過的,問了蓮霧的甜度,坦白跟他說不太甜,但是是無毒的,嘟囊了幾句說不甜不好吃,但是還是拿了袋子裝滿滿:D。我發現這裡的模式,跟傳統菜市場很不一樣,通常在傳統市場都是殺價、不甜當然不買、有裂果、蟲蛀,好醜我不要。我想這裡多了信任加上想要吃的安全,所以整個生產跟銷售是一種良性的循環。

另外發現,來購買的客人幾乎都是60歲以上的媽媽以及推著嬰兒車的媽媽,這些人想要自己的家人吃的健康,能夠買到這些食物的地方大多是一些有機商店,這些媽媽雖會出沒在有機商店,但是最大宗的還是傳統市場。我在想,是否把有機小農市集往傳統市場擺,有可能有更多機會銷售出去?但又想到雖然傳統市場雖然人多,但是在價格競爭的狀況下,那樣的氛圍,有機的蔬果能否突圍?也看過傳統市場的單打獨鬥有機攤,但是總是門可羅雀。有看到248農學市集,有遠大的目標要有更多的駐點,希望是有更多機會深入常民生活中,讓更多人吃到便宜又健康的農產品,而農夫才更願意轉型有機。

在這邊擺攤一天即使把所有東西賣光,真正的利潤大概也不到一千,而能幫助農民銷售出去的產品也佔他們生產的一小部分而已,所以,擺攤的人是頭殼壞去了嗎?我想,若是要從賺錢為目的來思考這件事情,那麼太多可以取代的方式可以賺錢了。問了Andrew,他說在這裡是個機會,建立一些長期購買的熟客,也有機會團購,能夠幫助農夫把產品銷售出去。

而且我覺得在這裡擺攤的小農老闆們,彼此感情也挺不錯的,攤位老闆們互相買各自的東西,都會打折,然後針對消費者,他們也會做一些聯合促銷,例如:消費者可以在不同攤挑蔬菜,合併三包一百,選擇因此變多。隔壁攤位的有機蔬菜媽媽,送了我一些NG的茄子、小黃瓜,回家把他們簡單煮一煮,都非常的可口好吃呢~

Exif_JPEG_PICTURE Exif_JPEG_PICTURE

還有一攤手工豆干、豆腐(沒抄到名字,下次要去抄好),我買了一些豆干回家,他的豆干都是黃白色的,我問了為何外面的豆干都是咖啡色的皮,他說那些都是用色素染出來的,因為切開豆干裡面也是白的呀,怎麼會只有皮咖啡色,但又沒有滷的味道。大驚啊我@@,他的豆干很香哩,大推~

Exif_JPEG_PICTURE

下週還會繼續去見習,有更多觀察會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