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水土管理 – 秀明自然農法

本文為2013/3/2幸福農莊春季農民私塾課程筆記,講師為陳惠雯及黎醫生

「火」代表「太陽」

「水」代表「月亮」

「土」代表「地球」

這三者跟植物息息相關,若植物發生問題,大抵與這三項因素有關。

影響日照、溫度、四季等。特別注意春天跟秋天雖然都是涼的天氣,但是春天是從冷到熱,秋天是從熱到冷。因此在春天需種植喜高溫、陽光的植物,而秋天需種植有防寒能力的植物。

若一個地區日照過多、溫度過高,可以用遮光網或種植高一點的植物或樹來達到遮光的效果。若一個地區日照不足,則較難改變。近期發明的LED植物照明,也不建議採用,畢竟太陽光內所含的光有多種能量,非LED可取代!適地適種才是最好的,就像高麗菜需生長於寒冷的地區,在台灣的平地硬要栽種,則植物不適應溫度,自然體虛,而蟲害因此產生。人類不懂得這樣的大自然法則,硬是用農藥來防治蟲害,才來責怪說沒有農藥就無法種植出好的作物,這樣是本末倒置。

春夏型的的植物,都喜愛陽光,因此葉型都是盡可能每一片都要晒到太陽,所以葉菜類像空心菜、皇宮菜、莧菜、龍鬚菜等,都是一面長高、一面長葉子的型態。其他像玉米、青椒、秋葵、毛豆、四季豆、菜豆、小黃瓜、大黃瓜、絲瓜、南瓜等,也都是春夏型的作物。

秋冬型的作物,為了要防寒,葉子都是群聚長一堆,有點像人的衣服越穿越多的狀況,像高麗菜、結球白菜都屬於這型。另外像紅蘿蔔、白蘿蔔等,往地下長得根莖作物,也是屬於秋冬型的作物。

因此要辨認什麼季節適合種植什麼樣的作物,從體型上來分辨,也是很簡單的作法喔!

水跟保溼、排水等的處理方式有關。

因慣型農法盛行,所以圳溝的水要擔心肥料、農藥的問題,在自然農法的田裡,若擔心上游的水源不乾淨,可以在田間做簡易的淨水系統,如:種植溼地植物群來過濾。

水進來農田之後,要想辦法留住。因此雜草的控制,也可以幫助保持水份。雜草若沒有長得比要吃的作物高,一般來說是還OK。若已經長得比作物高,那麼最好用剪刀從地下一公分處剪掉,或連根拔起 (要看雜草種類,有些沒有連根拔起會春風吹又生哩)。只要將要吃的作物,控制成為田裡面最強勢的即可。

剪下的雜草,可直接鋪平在作物四周,保持土壤濕潤,雜草的根部死亡後,會成為土壤內微生物的食物,補充土壤有機質,這些有機質等於是雜草從土壤吸收的養分,連本帶利還回土壤中,因此農場內的雜草不要討厭他,他們可是寶貝呢。若土壤為酸性,雜草回歸土壤後,會慢慢中和土壤為中性,反之亦然。

注意1:雨天或為連續雨天的天氣最好不要拔雜草,因為雜草的種子容易在作物旁又發芽@@。若真要拔草,則建議拔下的草放在溝間,等成為乾草後再覆蓋於作物四周。

注意2:若要購買田地,若該田地宣稱無灑除草劑或農藥,只需要看看是否有芒草、牧草等多年生的植物在上面。若無的話,表示該地仍有灑過除草劑或是農藥。

水份的控制對於植物也很重要,澆水過多有時對植物並不是好事。人類種植的植物的莖、葉與根的比例大約是1:1,野生的大約是1:3左右。因此在小苗的狀態,僅需澆水到表土濕潤,根部即可吸收到水份。而10公分高度的作物,表土乾燥無所謂,約等葉子開始連連(台語)再澆水即可,訓練植物要盡量往下扎根找水喝。

澆水需要澆到透,若每次澆水都是只有表面濕潤,則根部會往兩旁發展,造成植物淺根,因此容易伏倒。從小苗要定植前,在挖下的洞內澆水澆滿再覆土,這樣可以促進植物根部往下生長。

澆水的方式,若是盆栽的話,就是澆到水會滿出來下面的接水盤。若是田間,則用手指往下挖,便能知道水是否有澆透。其實適度的乾燥,可以訓練植物不過度依賴水份。幸福農莊的植物,曾有三個月因乾旱滴水未進的狀況,仍舊長得很好。且因根部扎根深厚,所以颱風來也沒有伏倒的狀況。

排水的部分,把菜畦做高,會幫助排水。菜畦越高、排水越好。遇到淺根性或根莖類的植物,可以培土兼除草。另外有一種作法是,將植物要種植的洞挖深,下雨可以順便留水,待培了兩次土後,剛好跟菜畦一樣平。

土越鬆軟,菜越好吃,不會老。土壤無好壞之分,只有適不適合上面的作物。

秀明自然農法的土的部份,講的都是土壤改善的部分:

1) 不放農藥、肥料,培養土壤內的微生物

2) 持續連作:因種子有記憶,持續的連作,會讓種子越來越適應環境。即使把要吃的作物帶走,留下的根莖葉進入土地作循環,仍舊足夠改善土壤。幸福農莊之前種植地瓜的土地,原為貧瘠的黃土地,多年下來利用雜草及地瓜收成後留下草葉不斷地覆蓋、中和後,目前已成為黑色的土壤,有40公分厚。大自然界中,100年才會累積1公分的有機質土壤,在幸福農莊用幾年的時間便能累積深厚有機質土壤,人類能毀滅土地,亦能用最快速的方式修復土地。

草葉堆肥可以用來改善土壤,要注意的是,草葉堆肥不並是肥料,而是拿來保溫、保溼、讓土壤不變硬。除了以上三種狀況需要草葉堆肥外,在農場上不需要特別混和草葉堆肥,讓土壤有自癒、自生能力。

保溫保溼的部份,通常是將草葉堆肥覆蓋於土表,以達到效果,這部份可以用新割下草葉覆蓋亦可。而若使用於讓土壤不變硬,則是將草葉堆肥混和在土壤中。一坪的土地,約施放一公斤的草葉堆肥。用於此用途的草葉堆肥,通常是將草葉堆置在一起腐熟後才能使用,若將新草葉混入土壤中直接腐熟,因腐熟過程會產生沼氣,也會消耗土壤中的氮,會傷害植物的根部。有人會將稻榖殼混入土壤中施肥,這個千萬不能做!因為稻榖中的矽含量高,不易分解,會造成新作物的根部有阻礙不易生長。

當土壤已經獲得改善後,就不要再放入草葉堆肥,這個不是萬能劑,必須培養土地能夠自癒的能力。

同場加映:選苗的方法:

1. 種子太密,會造成莖葉徒長,一定要做疏苗的動作,這樣作物才有足夠的空間可以長大。要捨才能得!

2. 選苗要做六強選一強:淘汰掉有蟲洞的(抵抗力差) 、葉子畸形,留下根莖粗、顏色較為墨綠的(可留較多氮肥在身上的),記得一定只能選一棵出來,若留下兩棵都是強的,會互相競爭,大家都長不大。要捨才能得again!

惠雯姊說,當一個農夫,在植物生長初期就把它的體質照顧好,將火水土的環境平衡,便可輕輕鬆鬆把時間留在享受生活上。

 

火水土管理 – 秀明自然農法 有 “ 2 則迴響 ”

發表留言